指導單位: | 共青團中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山東省人民政府 |
主辦單位: | 共青團山東省委、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中國發展出版社 |
承辦單位: | 國研智庫、山東省青年企業家協會、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山東廣電傳媒集團 |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18-07-27
大眾網濟南8月7日訊 “企業往農村走成了趨勢,但這光有熱情還不夠,怎么才能真正創造一片天地?”今天,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2018在山東大廈舉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守英在平行論壇上指出,企業要“懂農民、懂農業、懂農村、懂未來”,才能成為鄉村振興的受益者。
劉守英說,當前,中國農業已經發生了深刻的革命,人們已經能吃飽了,現在需要破題吃好、吃安全和吃健康的問題。如今,農業內涵不再是原來純糧食農業的概念,而是以土地為本、以生態為根,服務于農村和城市各個產業。整個農業功能除了保證吃飯,還有生態、休閑、旅游、健康、安全。因此,如何做好休閑農業與消費農業,考驗企業的水平。
當前,面對國家鄉村振興的戰略機遇,很多企業主動與農村進行了有機結合,這是非常積極的變化。但對于企業來講,要到鄉村開展業務,首先要做好打長久戰的思想準備,那種“行就做不行就跑”的想法是要不得的。劉守英用“活力、活人、活村”來概括鄉村振興的標志。他認為,企業要懂農民、懂農業、懂農村、懂未來趨勢,才能能給農村發展真正提供解決方案,形成雙贏,最終成為鄉村振興的贏家。
(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 王宗陽)
延伸閱讀:
劉守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農村部副部長,國務院發展中心城鄉統籌基礎領域負責人,中國經濟時報社長、總編輯。中國土地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城鄉發展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央政治局31次集體學習土地問題講解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世界銀行合作的旗艦項目《中國:2030》以及《中國高效、包容、可持續城鎮化》專題負責人。國土部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協調人。其代表性論文有《土地制度改革與國民經濟成長》,翻譯著作主要有《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等。近年出版的有影響的土地專著有《中國土地政策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與轉變發展方式》《直面中國土地問題》《中國土地問題調查:土地權利的底層視角》《中國土地改革40年》等。
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于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是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7日下午,“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峰會2018”鄉村振興的機遇和挑戰分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公共事務部資深專家張瑞東與大家分享了阿里巴巴集團數字經濟下的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工作。[詳細]
“企業往農村走成了趨勢,但這光有熱情還不夠,怎么才能真正創造一片天地?”今天,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2018在山東大廈舉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守英在平行論壇上指出,企業要“懂農民、懂農業、懂農村、懂未來”,才能成為鄉村振興的受益者。[詳細]
如何發展智慧農業,走向智慧農業需要跨過哪些難坎?青島凱豐創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青島浩豐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鐵民直言,需要決心、資本技術的投入,還有人才。[詳細]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結果發現回農村之后套路更深,但回不去了?!彼文鹊难葜v以幽默開頭。 [詳細]
楊健,大連大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達沃斯論壇全球杰出青年,金磚國家青年論壇代表,曾作為創業青年代表受到李克強總理接見。著作《降維打擊》入選 2017中國“精品閱讀年度好書獎”經管類十強,是中國“降維打擊”理論的奠基人。 [詳細]